網站載入中

請稍候......

查詢任何遙控器編號

查詢任何遙控器機種

查詢任何遙控器廠牌

查詢任何電視相關零件

搜尋本站資料

免登入會員

...商品訂購單...

會員帳號:

會員密碼:


加入會員密碼查詢

修改>已登入會員資料

銷售=>冷氣機-維修部品

冷氣機=>電腦控制機版

2018/12/18 版

CATV有線電視=安裝器材

天線/分配/分歧/器材

LCD-液晶/ PDP-電漿-電視技術資料/線路圖集

.【液晶電視技術資料】.高雄液晶電視維修

第-8-頁/快速跳頁:跳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跳下一頁

PD.電漿顯示器基本工作原理:

PD.LG_42 PDP维修

PD.PDP-維修資料

PD.三星S42SD電漿電視的故障判斷維修

PD.電漿電視(PDP)特點:如下

PD.電漿電視原文為 Plasma Display Panel,簡稱為PDP。

PD.什麼是電漿電視:

PD.更換PDP-Y板時要注意:

PD.電漿顯示屏:

PD.電漿顯示器螢幕組成:

Po.PF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o.[PF]功率因數

PD.電漿顯示器基本工作原理:

.【液晶電視技術資料】.

電漿螢幕的基本工作原理,跟CRT與日光燈有些像。基本上,電漿螢幕是由多個放電小空間所排列而成,每一個放電小空間稱為單元,而每一個單元是負責紅綠藍三色當中的一色,因此我們所看到的多重色調的顏色,是由三個單元混合不同比例的原色而混成的,而這個混色的方式,跟液晶螢幕所用到的混色方式其實是相近的。

一般常聽到電漿顯示器的英文名稱為 Plasma Display Panel (PDP)。而電漿電視則稱為Plasma TV。

每一個單元的架構,是利用類似日光燈的工作原理。也就是您可以把它當成是體積相當小巧的紫外光日光燈,當中使用解離的氦(He)、氖(Ne)、氙(Xe)等種類的惰性混合氣體。當高壓電通過的時候,單元當中的氣體被離子化而發出紫外光。

當單元受到高壓刺激產生紫外光之後,利用紫外光再去刺激塗佈玻璃上的紅、綠、藍色燐光質,進而產生所需要的紅光、綠光與藍光等三原色。透過控制不同的單元發出不同強度的紫外光,就可以產生亮度不一的三原色,進而組成各式各樣的顏色。

由於電漿螢幕是透過紫外光刺激燐光質發光,因此它跟CRT一樣,屬於自體發光,跟液晶螢幕的被動發光不同,因此它的發光亮度、顏色鮮豔度與螢幕反應速度,都跟CRT相近,所以您會發現,PDP的亮度動輒能夠超過700nits以上,而LCD卻要到後期產品才能達到500nits以上的亮度。

TOP↑

PD.LG_42 PDP维修

TOP↑

PD.PDP-維修資料

TOP↑

PD.三星S42SD電漿電視的故障判斷維修

.【液晶電視技術資料】.

【主題】三星S42SD電漿電視的故障判斷維修

三星=> V2.V3.V4.

(LG)=> V6 .V7 面板電源版 皆可處理

一. 面板上各模組的功能:

如下圖所示,

pdp面板一共分為電源板、X驅動板、Y驅動板、邏輯板、邏輯BUFFER板(E、F、G)、Y BUFFER板(上、下)、OF等部分。

*電源板:

給面板上其他功能模組及整機廠家做的主板,視頻處理板提供電源。

*X驅動板:

按照邏輯板上送來的時序信號,產生並為X電極提供驅動信號。

*Y驅動板:

按照邏輯板上送來的時序信號,產生並為Y電極提供驅動信號。

*邏輯板:

處理由主板上送來的圖像信號,產生定址驅動信號以及為X、Y驅動板提供驅動信號。

*邏輯BUFFER板(E、F):

將邏輯板上送來的資料信號和控制信號轉為COF需要的信號。

*Y BUFFER板(上,下):

將Y驅動板上的掃描信號傳送給面板,分為上、下兩部分。

*COF:

將邏輯BUFFER板上送來的信號,轉為供面板使用的位址信號。

二、故障診斷:

1.面板不亮:

a,由電源濾波板到電源板上供電的插座是否有插好。

沒有的,插好插座。

b.檢查電源板上的保險絲是否開路,

是的話更換一個好的保險絲。

c.將電源板上的插座CN802第4腳POWER_ON/OFF接地:

再將邏輯板上的撥動開關SW2001由原來的外部模式(1、2、4上,3下)撥成內部模式(1、3上、2、4下)一般面板會有自檢功能,接通電源,看面板是否點亮。如果面板能輸出一個正常的全白場信號,則為我們的主板或視頻處理板問題,另行處理。

d.如果面板仍然不亮,先更換電源板,看問題是否解決.

e.如果更換電源板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則為面板的問題,更換整塊面板處理。

2.面板上出現一條,或數條水平不亮線:

檢查Y驅動板與Y BUFFER之間的插座是否有插好,沒插好的話,重新插好插座,如果已經是插好的,根據暗線出現在面板的上、下部,更換Y BUFFER(上、下)

3.面板上出現一條,或數條比邊上其餘的水平線亮的多的水平亮線:

檢查Y驅動板與Y BUFFER之間的插座是否有插好,沒插好的話,重新插好插座,如果已經是插好的,根據暗線出現在面板的上、下部,更換Y BUFFER(上、下)

4.面板上出現一條垂直的不亮線,或整塊垂直的不亮塊

a. 如果是出現一條不亮的垂直線,則是COF有問題。

b. 如果是出現整塊垂直的不亮塊,先檢查是否是COF與邏輯BUFFER之間的連接插座有問題,如果沒問題,檢查邏輯BUFFER與邏輯板間的連接插座是否正常。

如果也是正常的,更換邏輯BUFFER。最後,更換完,如果還不能解決問題,更換邏輯板。

5.面板上顯示一種單色信號時,出現垂直的一條或數條其他顏色的亮線:

a.如果是出現一條其他顏色的垂直亮線,則是COF或是面板有問題。

b.如果是出現整塊垂直的其他顏色亮塊,先檢查是否是COF與邏輯BUFFER之間的連接插座有問題,如果沒問題,檢查邏輯BUFFER與邏輯板間的連接插座是否正常。如果也是正常的,更換邏輯BUFFER。更換完,如果不能解決問題,更換邏輯板,最後,如果換完邏輯板問題還在,就是COF有問題。

6.面板上出現與上述情況都不同的異常的亮點,亮塊等:

a. 檢查邏輯BUFFER板與COF板之間邏輯板與邏輯BUFFER板之間的插座是否連接好。

b. 更換邏輯BUFFER板,如果無法解決,

更換邏輯板。如果問題還在,就是COF有問題。

TOP↑

PD.電漿電視(PDP)特點:如下

.【液晶電視技術資料】.

1.體積薄:厚度只有傳統電視6分之1(比LCD厚)

2.畫面大:大尺吋設計.相較LCD難以突破40吋設計.即使突破但價與PDP相比.PDP比較易被人接受(比LCD大)

3.重量輕:跟傳統相比.輕多ㄌ(比LCD重)

4.廣視角:大於170度.任何角度色彩均逼真自然

TOP↑

PD.電漿電視原文為 Plasma Display Panel,簡稱為PDP。

電漿電視的原理,它是細微螢光燈的集合體,是由各種電極的前.後二片玻璃基板,被僅有0.1mm左右間隙夾住而重疊而成。玻璃基板的間隙內則填充了氣體,若在電極上施加一百數十伏特的電壓後,就會放電與發生紫外線,接下來則讓螢光體發光。螢光體是由RGB(紅/綠/藍)三種顏色,藉由隔牆構成出被區隔的發光細胞。每一畫素均由三原色(R/G/B)細胞構成,那麼50吋型就是將1280畫素×768畫素;43吋型則是將1024畫素×768畫素配置於面板上,而得以重現出高精細影像。

電漿電視特性:

完美的線性(perfect linearity)

電漿電視不會有幾何失真(geometric distortion)的情形發生,因為他們是由許多放射的光點(emissive pixels)所組成的直線。

寬廣的視覺角度(wide viewing angle)

可以水平或垂直擺設,上下左右都有160度超廣角的觀賞角度,給予觀看者滿足的視覺享受。

評論: 這點是 LCD 所比不上的。

厚度薄及重量輕(shot depth and light weight)

電漿電視的厚度只有 9 ~ 15cm,所以使用時,不需要太大的空間,重量只有41吋CRT顯示器的1/4,且不到40吋背投影電視顯示器重量的一半。

評論:電漿或液晶電視機身皆以薄型來做設計,同樣尺寸的畫面,但是空間卻足足節省了將近20~30公分,不僅便於擺設,甚至還可用來搭配整體空間造型的設計,這是相當大的不同點與很大的誘因。

不受磁性干擾(free from magnetic interference)

電漿電視不使用磁偏向(magnetic deflection)或聚焦方式顯影,所以即使在強烈磁性干擾的環境下,仍能不受其影響,在兩邊放置喇叭絕無問題。

評論: 除非你家是在電車站、發電廠、高壓輸電線路旁邊,或是家裡放一塊大磁鐵,不然這個特點不算什麼太大的優點。

可正確顯示影像的全平面畫面 (stable flat panel display)

近年來,螢幕形狀都以平面型為主流。雖然有許多映像管機種也開始採用這種方式,但這種方式是從畫面中央到四角處,都是用一根電子槍控制螢光體,因此焦點不定,容易擴大四角畫面失真的情況。另一方面,採用逐步顯示方式的電漿電視,是直接讓每一個畫素發光,因此在全平面畫面上可隨時發揮正確顯示的功能。

不傷眼,不閃爍的影像

傳統的映像管,是從畫面左上方依序掃描電子光束,再讓RGB螢光體發光,因此這種時間性的偏差會造成發生閃爍的原因。大畫面映像管,則會呈現出不精細的影像與顯著的閃爍問題。然而電漿電視屬於一起釋放構成畫面的每一個發光細胞,而讓螢光體發光。藉由循序掃描的方式,消除閃爍.展現細緻的文字,讓眼睛在長時間的觀賞下也不感到疲倦。

評論:因為傳統電視皆是以電子槍一行又一行的由上往下,由左至右地打在映像管上面,而利用人眼之視覺暫留來交錯組合成成像的畫面,但卻也同時造成畫面會有閃爍現象發生,這在大部分電漿電視及液晶電視上都不會有此現象發生。 但是有些電漿電視仍會產生閃爍現象,尤其是以Fujitsu 電漿電視發光技術(ALIS)所製成的電漿面板,仍會發生閃爍現象。

電漿電視的壽命

電漿平均壽命約為2.5萬小時~5萬小時,當然,壽命的長短端視各廠家成品的品質,以及機器本身技術的完成度而有所差別,不過如果以平均值3hr來算的話,每天如果看8hr,那還要看上10年左右的時間,而且,並不是說當你看到10年後這台電漿就沒辦法看了,而是電漿它本身的亮度及色彩飽和度才退化成原來的七成左右。其實這現象就跟一般傳統電視一樣,它也是每天都在衰減,但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看,所以感覺不出它有在衰退,而且電漿比傳統電視衰退的更慢,所以在壽命時限上並不需要擔心。

電漿電視的畫質

欣賞日本數位衛星電視或電腦畫面時還不錯,但是有部份電漿電視看 DVD 時畫質會變差,這是因為有些電漿電視的倍頻處理電路設計不良之故。電漿電視的解析度要比 DVD 的訊號高,因此在顯示前必須經過倍頻調整以符合其高解析度,如果倍頻電路處理不理想的話就會出現畫面模糊、色彩灰暗、高雜訊等問題。

評論: 這點可能會讓很多人意外,花大錢買了PDP看DVD,畫質竟然比不上好一點的平面電視?一語道破就是解析度不同與處理不良之故。

TOP↑

PD.什麼是電漿電視:

電漿電視所說的電漿,其實已經在我們的生活周邊出現,例如日光燈管,其原理簡單的說,就是日光燈管中的電子與水銀蒸氣因為兩端的燈絲加熱而產生碰撞,進而發出紫外線,最後被燈管壁的螢光粉物吸收產生光,而不同顏色的螢光粉,所產出的日光燈顏色也就不同。而電漿電視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的原理則是類似日光燈的發光原理,電漿顯示面板上有很多發光細胞(cell),類似小小的日光燈,每個發光細胞前後都有透明電極,當電極通電後,格中特殊氣體就會因為化學原理發出紫外線,而被發光細胞壁上的螢光物質吸收,進而產所需的光。電漿電視最小的單位是畫素,而每個畫素都有三個RGB(紅綠藍)顏色,也就是每個畫素有三個發光細胞,分別負責一個顏色。

至於液晶電視,則是使用與一般電腦的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相同的面板技術,只是在亮度、對比與反應時間卻要比電腦使用的液晶螢幕要求要高,以目前的液晶電視來說,亮度500nits(每平方公尺的燭光亮度,或cd/m^2單位)、500:1的規格是主流。液晶的顯示技術,是透過兩片具有不同電極的導電玻璃,中間夾著「液晶」(液晶具備液體與固態晶體的特性),當加入電壓時,會將液晶產生物理變化反應,這樣的變化會造成光折射,結果會影響光線透射或遮蔽,也就是說,是否可以讓面板後方的背光燈管所發出的光透射,若完全遮蔽則產生黑色,若完全透射則產生白色,當然其中還會產生不同亮度程度的變化,當然,若要造成彩色的畫面,則是加入了彩色濾光片,如此就可以透過RGB三色搭配來達成所需的顏色。而液晶面板的最小單位也是畫素,每個畫素也是有RGB三個顏色。

TOP↑

PD.更換PDP-Y板時要注意:

注意:更換新板後要先測量面板是否短路,還有最少要先鎖3顆以上螺絲才能開機,否則Y板可能會再度燒毀。

TOP↑

PD.電漿顯示屏:

電漿顯示器(Plasma Display Panel,簡稱電漿)又稱為電漿顯示屏,是一種平面顯示螢幕,光線由兩塊玻璃之間的離子,射向磷質而發出。放出的氣體並無水銀成份,而是使用惰性氣體氖及氙混合而成,這種氣體是無害氣體。

電漿顯示器甚為光亮(1000 lx 或以上),可顯示更多種顏色,也可製造出較大面積的顯示屏,最大對角可達381厘米 (150吋)。電漿顯示屏的對比度亦高,可製造出全黑效果,對觀看電影尤其適合。顯示屏厚度只有6厘米,連同其他電路板,厚度亦只有10厘米。

電漿的發光原理是在真空玻璃管中注入惰性氣體或水銀蒸氣,加電壓之後,使氣體產生電漿效應,放出紫外線,激發螢光粉而產生可見光,利用激發時間的長短來產生不同的亮度。電漿顯示器中,每一個像素都是三個不同顏色(三原色)的電漿發光體所產生的。由於它是每個獨立的發光體在同一時間一次點亮的,所以特別清晰鮮明。電漿顯示器的使用壽命約5~6萬個小時,會隨著使用的時間,其亮度會衰退。

電漿歷史:

電漿顯示屏於1964年由美國伊利諾大學兩位教授Donald L. Bitzer及H. Gene Slottow發明。原本只可顯示單色,通常是橙色或綠色。

1980年代個人電腦剛剛普及,電漿顯示器當時曾一度被拿來用作電腦螢幕。這是由於當時的液晶顯示發展仍未成熟,只能進行黑白顯示,對比低且液晶反應時間太長的原因所致。直到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被發明,電漿顯示器才漸漸被趕出電腦螢幕市場。

TOP↑

PD.電漿顯示器螢幕組成:

電漿螢幕的面板主要由兩個部份所構成,一個是靠近使用者面的前板製程(Front Process),其中包括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透明電極(Transparent Electrode)、Bus電極(Bus-Electrode)、透明誘電體層(Dielectric Layer)、MgO膜(MgO Thin Film)。

另外一個是後板製程(Rear Process),其中包括有螢光體層(Phosphor Layer)、隔牆(Barrier Rib)、下板透明誘電體層(Dielectric Layer)、定址電極(Address Electrode)、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所以負責發光的磷光質並不是在靠近使用者的那一面,而是在比較內部的部份。

由於控制電路必須要夾在前板製程與後板製程當中,因此在面板的組合過程當中,需要將前後板準確對齊,並且與控制電路作好搭配,確保在發光上不會有問題。在這個步驟當中,您會發現,液晶面板需要有背光模組,但是PDP卻不需要,因為它是屬於自體發光。

單單只有面板也不夠,因為還要有高壓驅動電路,在搭配上功能不同的控制電路,才能夠達到螢幕的基本需求。如果您購買的是電漿電視的話,大多都會搭配專屬的電視盒,因為不管是影像輸入或者是Tuner,大多設計在電視盒當中,因此一台完整的電漿電視,是包括電漿螢幕與電視盒。

優點:

1.PDP不需要在比較暗的環境去觀賞,且沒有視角問題,在任何環境燈光下,任何位置都可觀賞到最佳畫質。

2.面板尺寸大,厚度極薄。

3.PDP是由每個發光單體所構成的,所以特別清晰鮮明,不像CRT會有模糊不清、RGB三原色不集中、畫面歪扭及閃爍不定等令人視覺感官不舒服的問題。

4.電漿的電磁波輻射只有CRT電視的1/100至1/1000。

5.可以做成寬螢幕。

不同於液晶或投影式的發光原理,電漿顯示器的每個像素都能夠自己發光(主動性自發光),因此呈現較柔和的畫面,並且可到達170度左右的視角。除此之外,每個像素的反應時間短、色彩飽和度高、適合往大尺寸發展。電漿電視也是目前在整體畫質表現上非常接近並可超越映像管電視的新技術。此外,無輻射特性及不受外界磁性干擾特性,非常有利於家庭觀賞或劇院喇叭鄰近設置。像是Panasonic的「VIERA」系列已經推出了150吋電漿電視,PIONEER也推出超過NTSC標準色域約107%超高色飽和之「PURE VISION」電漿電視。

缺點:

若是在明亮環境之中觀賞時,亮度對比略遜於液晶顯示器一籌。在長時間顯示靜止畫面的情況下,畫面切換時易生殘影。本身相當耗電,而且顯示時易生高熱,必須考慮散熱問題。由於材料與結構性限制,讓電漿顯示器不能往20吋以下的小尺寸發展,乃為市場競爭上的最大弱點。

根據以上缺點,日本三家電漿顯示器大廠——松下電器(松下PDP)、富士通日立PDP、先鋒公司(PIONEER PDP)——已經花費多年持續改善。最顯著的為電力消耗方面,包含動靜影像的平均顯示時間內之電力消耗已經縮減到甚至比液晶顯示器還要低。這個改良技術乃是從發光特性為出發點,讓PDP顯示暗色時可以使用較小耗電功率;相反地,液晶顯示器卻還是使用同樣功率的背光模組來提供固定強度的光源,因此總耗電量將可能超過PDP。

TOP↑

Po.PFC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

(1)功率因數校正器概述

目前,在開關電源、電子鎮流器、交流變頻調速器等裝置中的AC/DC變換器,都是由橋式整流器與電容濾波器構成的。由於大容量濾波電容器的存在,使得整流二極管的導通角變得很窄,僅在交流電壓的峰值附近才能導通,致使交流電流產生嚴重的失真,變成了尖峰脈衝。這種電流波形中包含了大量的諧波分量,經濾波後輸出的有功功率就會顯著降低。因此,普通AC/DC變換器的功率因數很低,只能達到0.6左右。交流供電設備的功率因數是在電流波形無失真情況下定義的。造成功率因數降低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電流波形的相位漂移,二是電流波形存在失真。相位漂移通常是由電源的負載性質(感性或容性)而引起的,在這種情況下對功率因數的分析相對簡單,一般可用公式cosα=P/UI來計算。但是當電流波形存在失真時,分析起來就比較複雜,通常需要用電腦來仿真或者用交流分析儀來測量功率因數(λ)值。

對功率因數校正前、後的波形比較如圖1所示。

調整大小 3.jpg (8.33 KB)

2008-4-24 02:25

圖1(a)為未進行功率因數校正的普通隔離式電源變換器的電壓與電流波形圖,其電流波形已嚴重失真。圖1(b)為進行功率因數校正後的u、i波形圖,其電流波形無失真且與電壓波形的相位保持一致。導致電流波形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交流電經過整流後的電流不能跟隨電壓波形的變化。而功率因數校正器的作用就是強迫線電流能跟隨線電壓波形的變化,它不僅能提高交流電源變換器的功率因數,還可以抑制諧波,減小峰值電流和有效值電流,消除基波的相位漂移。

傳統的功率因數概念是基於線性負載條件得到的,它要求交流設備中的電壓與電流為相同頻率的正弦波,因此可通過在感性負載兩端並聯移相電容來校準功率因數,這種方法被稱作無源功率因數校正。但無源功率因數校正器存在著局限性,它不僅體積龐大、笨重、價格高,而且只對基波的相移加以補償。它僅對某些特定的諧波具有抑制作用。

目前在電力電子設備及開關電源中,存在著大量的非線性負載(AC/DC變換器中的橋式整流濾波器即是最典型的例子),這時傳統的無源功率因數校正已難於勝任。為了適應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源功率因數校正APFC(ActivePowerFactorCorrection)技術得到迅速推廣。它是在橋式整流器與輸出電容濾波器之間加入一個功率變換電路,將輸入電流校正成與輸入電壓相位相同且不失真的正弦波,使功率因數接近於1。交流輸入電壓經橋式整流後,得到全波整流電壓uL(亦稱線路電壓),再經DC/DC變換後,通過控制器使線路電流的平均值(Iavg)能自動跟隨全波整流電壓基準(uREF)的變化,並獲得穩定的直流高壓輸出(通常UO=+400V),給負載提供直流電壓源。

有源功率因數校正器主要包括乘法器和電流控制器。早期的有源功率因數校正器是用分立元件構成的。近年來各種集成功率因數校正器已大量投放市場,其控制功能和技術指標也在不斷提高。

(2)PFC又分成主動式(Active)與被動式(Passive)兩種,主要是依據控制PFC的元件特性來區分。

一、被動式(Passive)PFC:使用被動式元件,PF值大約在70~80%之間,瓦數越大的電源供應器,所需要的被動式PFC體積越大。輸入的電壓大小必須手動切換成115V或230V。

二、主動式(Active)PFC:使用主動式元件,PF值都在90%以上,甚至達到100%,且擁有全域電壓(Full Range)的特性,會自動偵測輸入電源的電壓,從100V到240V的交流電都可使用,不用擔心不同國家的電壓變換問題。主動式元件的體積跟重量輕的多,因此打破了電源供應器重的一定比較好的傳統觀念。

三、有無PFC怎麼看?

PFC分成主動式與被動式兩種,到底要如何分辨呢?一般來說,沒有手動切換電壓,且註明支援全域電壓的電源供應器,一定是使用主動式PFC。擁有手動切換電壓的不一定使用被動式PFC,也可能是沒有PFC的電源供應器,這兩者之間不易辨認,只能靠廠商的說明書與外盒辨識。電源供應器裡密密麻麻的電路設計,沒有電路圖便無法知道每個元件的功用,如果廠商的標示含糊不明,消費者只能自求多福了!

TOP↑

Po.[PF]功率因數

▲功率因數(Power Factor):交流配電系統上所裝接之負載,除了白熾燈、電灶、電爐等屬於純電阻性負載之外,其餘大多數的負載像感應電動機、變壓器、日光燈、電冰 箱等,皆含有電阻及電感成份,因此線路電流的相位角往往落後電壓。通常將電流分成有效電流與無效電流兩種分量,如圖所示

1.JPG (4.39 KB)

圖1

2008-4-24 02:14 2.JPG (4.84 KB)

圖2

2008-4-24 02:14

圖1 交流電路中電流的關係 圖2 有效功率、無效功率及視在功率的關係

有效電流與電壓的乘積VIcos θ稱為有效功率(單位為KW),無效電流與電壓的乘積VIcos θ稱為無效功率或虛功率(單位KVAR),總電流與電壓的乘積VI稱為視在功率(單位為KVA),三者間的關係如圖2所示。有效功率對視在功率的比值稱為功率因數PF(Power Factor)。

PF=KW/KVA=KVAcosθ/KVA=cosθ

TOP↑

本頁人氣:116193

.............(文星電視材料)..........80753-高雄市三民區錦田路160號 .............營業時間:週一 ~ 週五 AM9:00 ~ PM5:00

服務信箱:cy740311@gmail.com.電話:(07)237-7722 .傳真:(07)238-1122